超级App背后的“隐形”推手

2023-07-05 16:35:14 来源:DoNews快讯 分享到:

mPaaS平台仿佛是一个窗口,见证了数字化在不同行业里兴起和发展的周期。互联网等先行行业的需求和业务变迁周期,某种程度上给其他走得更慢的企业打了一个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徐鑫

数字化时代,变化无处不在。

购物、订车票、缴水电费,买基金,如今,只需要在手机App上点几下,就能获取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各种服务,无比便捷、高效。经历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已经很难回忆当年冗长繁杂的线下排队体验。

可以说,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建立在一个个App之上的。在这背后,有一群人,通过将移动开发技术封装成产品服务,极大降低了各行各业开发App服务用户的门槛,加速了变化的发生。

2015年,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向各行业蔓延之际,蚂蚁数科的祁晓龙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一个缝隙。在操作系统和企业的App开发团队之间存在一层缺口,传统行业里的大小企业要构建一个好用的App,只靠操作系统层面的编辑器和IDE工具等底层能力并不够。祁晓龙和他的团队将蚂蚁旗下的支付宝应对亿级C端用户过程中沉淀的能力封装输出,打造了一个加速应用开发的移动应用平台mPaaS,帮助各行各业快速构建自己的App,这开启了一个新的市场。

八年里,蚂蚁数科mPaaS帮助从金融到运营商、政务、新能源车等多个行业输出打造超级App的能力,帮助它们通过各类数字化应用服务好用户。某种程度而言,这个团队也在帮助企业构造自身数字化的大厦,加速数字化转型。

过程里,祁晓龙他们观察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的行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变化、数字成熟度存在周期。最先是银行和通信行业重视消费业务的数字化,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国民级消费品,众多车企已经开始也在愈加重视建设与用户交互的终端界面,链接生态以提供更多服务。

随着IoT、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新的终端交互方式不断涌现,mPaaS也正从移动端的App打造进化到向多端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用户见顶的背景下,精细化运营与服务存量用户成为企业打造差异化优势的重点,mPaaS也跟着各行业周期思考如何以技术驱动帮助企业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能力提升,服务体验升级,从而构建流量与价值的正循环。

01

撕开一道裂缝

2015年前后,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格局初定。头部的企业基本已完成移动化和无线化改造,App成了承载业务、链接用户的重要阵地。随着大量用户迁移到移动应用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进入到拼“日活跃度”时代,头部App的门槛逐渐提高,社交、电商等多个领域都出现了亿级DAU产品。

以移动支付领域为例,经过多年打磨,支付宝的服务范围脱离了淘宝,用户规模和商户规模迅速增长。同时交易数量也迅速飙升,4亿支付宝注册用户仅这年双11一天就完成7.1亿笔交易,支付洪峰达到了8.59万笔/秒。

支撑指数级增长的用户和天量规模且日益复杂的业务场景,考验的是超级App们的综合技术实力和长期积累。在此之上,需要从底层框架层面来思考开发和维护问题,既解决App开发中的低效问题,同时降低开发的复杂度。从2013年到2015年,支付宝开发团队持续开展了底层框架治理工作。

他们沉淀出了一种思路,对业务应用进行模块化改造,利用开发工具实现了组件化、可插拔的操作。有人将之比拟为建筑设计领域里的模块化建筑,它能大大降低了超级应用的开发和维护难度。

这套经验支撑了网商银行等App的开发需求。团队也开始思考将这种底层治理框架和开发的工具集沉淀成产品,对外输出,mPaaS产品在这一背景下诞生。

他们模糊意识到,在App的C端使用体验、企业开发App的难度和当时传统行业的App开发能力之间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大量企业通过向供应商采购的方式来推出自有App,但用户体验极差,很难用,满足不了企业服务用户的需求。但同时它们又没有人力和资源去开发体验更好的App。

基于这个洞察,mPaaS从自身的能力优势点开始对外提供服务,服务的第一个外部客户便是一家国民级大型网上购票应用。mPaaS所有组件都经历了支付宝高并发、大流量的检验,这使得其能够兼容复杂的客户端情况,保证该应用平台在春运期间最高亿级日活并发的压力挑战下能够平稳运行。

最终,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成功完成底层框架系统升级,升级后的新版网上购票App在人脸技术、离线包,热修复,App 灰度发布等创新研发功能上实现了突破和应用,其在流畅度和用户体验方面,都实现明显提升,同时借助 mPaaS 众多产品组件,后续开发效率,性能和体验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经此一役,蚂蚁mPaaS自身的能力也实现了一次跃迁,他们得以更标准化产品的方式在操作系统和企业的App开发团队之间提供一层技术服务平台mPaaS。具体来说,就是从一些比较成型的组件库或对象库里,把操作系统商提供的技术能力再封装一层,使开发者以拖拉拽的方式构建应用,降低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

02

打造各行各业超级App

经过春运流量洪峰的历炼,mPaaS 2.0版本推出的“Super App”概念此时已经受到了大量的市场认可,大量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需求蜂拥而至,希望能够凭借支持支付宝的框架和技术底座,来打造自己的业务App。

金融行业用户的需求突出,也与当时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正在发生的零售化转型大背景密切相关。随着对公业务增长缓慢,大量的银行迫切需要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在这一背景下,大中型银行产生了非常多与消费者业务相关的系统建设需求。同时,移动化如火如荼,App作为触达零售用户的重要渠道,也成为了金融机构以数字化转型驱动业务、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载体。

第一个金融行业客户,广发银行的诉求让祁晓龙记忆犹新。广发银行当时的痛点是,信用卡App支撑不了已有的业务发展,一做活动App就难以应对高并发的流量需求,它的App需要稳稳承接住消费端的用户流量。

另外在过往的信息化建设中银行里有多个系统,随着移动战略推进,企业需要将原来的多个端口整合成手机银行和信用卡服务两大出口,并且需要统一管理,打通两个App内的数据和业务信息,更好服务用户。

在mPaaS的技术支持下,广发银行成功解决了App长期存在的用户体验不佳、数字化运营能力弱等问题,大幅提升了App开发和运营性能,其中“发现精彩”的启动时间降低近70%,同时具备了强大的实时稳定监控能力,保证线上金融服务稳定流畅。

来自保险行业的新华保险基于mPaaS打造的新版“掌上新华”App,在平台系统稳定性、支付体验、页面响应时长等指标上实现业内领先,上线后,半年内实现App的用户增长超过150%,月均活跃用户数突破60万。

市场需求也推动着mPaaS产品持续升级迭代。

很多大企业都希望能将生态伙伴能连到自家App上,方便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伴随着小程序生态在国内兴起,mPaaS产品推出了3.0版本的升级,把支付宝小程序生态的能力对外输出,助力行业用户打造自己的生态。支付宝的小程序能力对外输出后,大平台下的生态企业松了一口气,他们没有能力去一一对应接入大平台,通过mPaaS开放的这项能力,他们能更简单接入更多企业生态圈。

实际上,随着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走向纵深,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中胜出,需要时刻保持差异化的用户体验,其中直接触达终端用户的App作为用户体验的关键,已经成为企业比拼的新战场。一定程度上,App的用户体验、服务丰富性、用户数量等指标可以成为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成功的标志。

祁晓龙观察到,对很多企业而言,App已经远不止是线上渠道,更是打磨产品服务、打造差异化服务体系,以数字化驱动智慧经营的平台。

“做手机App已经不是在做在移动互联网战略,它是在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服务用户,是企业数字化的运营阵地。”祁晓龙说。由此,无论未来交互的模式如何改变,只要仍然需要通过数字化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mPaaS就可以随着技术发展一起进化。

这个洞察回应了不少人对mPaaS产品的疑问——当下移动化浪潮已过,为什么mPaaS还要服务于来自行业的移动应用开发需求,这个市场还有机会吗?祁晓龙和他的团队变得更加兴奋起来,他们认为行业用户的业务数字化是一个正在发展的蓝海市场,值得长期投入和挖掘。

03

新的征程

去年,一家大型新能源车巨头企业反映,近年来随着自家的新能源车销量暴涨,他们自己开发的App很不稳定,动不动就卡。这个熟悉的诉求跟几年前在春运购票网站和银行们的痛点如出一辙。祁晓龙和他的同事们意识到,一个新的周期可能开始了。

除此之外,一些小型的车企也有另外的苦恼。他们的用户体量当下还不算大,暂时没有碰到流量峰值问题,却困扰于车上的大屏太空,没有服务和内容。他们对mPaaS 3.0版本开放出来的小程序生态能力更感兴趣,比如通过引入点餐、送咖啡等生态玩家,更好服务车主。

祁晓龙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来自新的行业的需求他们并不陌生。基于来自蚂蚁的应对消费者业务的能力,叠加上mPaaS产品在银行等场景里沉淀出的容灾和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要求,他们能比较自如地应对这些新诉求。

就在去年,吉利旗下的新能源车极氪采用mPaaS能力,不仅研发效率提升40%,还能够实时触达车主,实现精细化运营服务。

“当车企线下业务发展提速时,对App云服务敏捷性、安全性、开放性要求更高,mPaaS基于支付宝全方位能力持续升级,可以满足吉利等客户全面使用新形态成熟架构的需求。”蚂蚁数科高级技术专家唐天说。

mPaaS平台仿佛是一个窗口,见证了数字化在不同行业里兴起和发展的周期。互联网企业基于自身丰富的C端场景及能力沉淀,将技术对外最先对外输出到金融和运营商行业。由于行业特性,这些行业监管要求高,数字化意愿更强,因此也走在行业数字化的前列。这些先行行业的需求和业务变迁周期,某种程度上给其他走得更慢的企业打了一个样。

数字化进入深水区,业务的一些挑战也直观反映到了App上。越来越多的核心业务搬到App上之后,mPaaS也开始要以App为载体,来思考不同行业客户的核心业务难题。

例如,2020年左右,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就给mPaaS产品提出了新课题。这一节点,大量的消费端用户已经完成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化,App的新用户增速在放缓,银行需要从存量线上用户身上更充分挖掘价值。

某种程度上,这与中国整体网民数量触达上限有关,水池的增量有限时,各行各业都需要挖掘存量的价值,用户增长逻辑让位于单个用户价值挖掘逻辑。

以重视消费者业务的招行为例,开始从MAU(月活跃用户数)指标转为关注AUM(管理客户资产规模)。“从MAU到AUM,既是从App用户到银行客户的转变,也是从扩大外延全力获客、流量盘活到流量留存、变现的阶段递进”,一家银行的高管此前对外表示。

这意味着在功能上,银行开始关注用户在App里的使用场景,希望满足长尾需求来增加业务空间。祁晓龙发现,不少客户希望在App内构建更丰富的场景,进行生态圈经营,深挖价值。

2021年mPaaS平台推出了4.0版本的产品,在音视频、混合现实、数字人等新兴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帮助移动应用加速向场景化、智能化、多体验升级,以满足消费者端的个性化需求。一些银行客户利用产品,做大MAU规模的同时,重视流量资源的价值转化,实现MAU与AUM的同步提升。

不过在音视频领域,mPaaS的视线范围内出现了新的对手,快手、字节等公司也在将自身在音视频内容领域的能力对外输出。“我们在走出能力的舒适区”,祁晓龙坦言。他认为,mPaaS的优势在于长期服务行业中积累的技术优势,未来mPaaS会专注探索技术发展与交互方式变革,保持对行业发展的洞察,持续升级进化,为行业及社会创造价值。

近年来,东南亚的移动互联网正处于爆炸式增长的阶段,这些新兴市场的公司们渴望复制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成功。随着这一浪潮,mPaaS也在布局出海,将中国的数字技术带到东南亚。去年,马来西亚最大的独立投行肯格纳集团KIBB希望能用mPaaS的技术,帮助他们打造一款整合股票交易、智能投顾、电子钱包等一站式投资管理服务的超级App。

“湖面平静无波,水底暗流涌动”,作为一个窗口,mPaaS见证了数字化在行业里兴起和发展的周期。同时,它也是一个沉默的技术底座,默默加速着不同的行业数字化进程。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亚洲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