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位朋友在汽车企业转了一圈,回来问我一个问题:大家原来都设想,三年疫情终于过去了,今年日子应该不错,但没有想到疫情过后日子反而更难过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目前汽车企业日子确实很难过,尽管老车型、新车型都变着法打价格战,但销量几乎没什么增长(今年前4个月国内市场销量686.5万辆,低于去年同期的696.8万辆,而且去年4月因疫情防控销量腰斩,今年前4月总体销量略增主要靠出口);与此同时,绝大部分企业利润都在下滑(前4月汽车行业利润率3.9%,低于去年平均值5.7%),并开始波及到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原因在哪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我看来,也非常简单: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从供给端看,疫情期间,汽车行业扩建产能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到各地看一看,当时都是热火朝天,至今有的地方仍是如此。由于兴建工厂是集中在一地建设,疫情期间容易防控,受影响并不大,而且地方政府为了稳经济,还给予一些保障和支持政策,所以建设速度非常快。
从需求端看,首先,疫情期间,为发挥汽车行业在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三年中不间断地出台了许多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这些政策当时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毫无疑问也严重透支了市场需求,这是目前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疫情期间,大多数消费者的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有的钱包是只出不进,有的是多出少进,严重影响了购买力。此外,经过三年疫情,消费的心理预期也发生了改变,换车的节奏也明显放缓。这三个因素叠加,导致汽车巿场总需求严重不足,即使其中的新能源汽车巿场有明显增长,但增速也开始放缓。
这种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局面会很快得到改变吗?我认为不会。从供给端看,大部分企业还在上项目,上海车展前后,我们看到一家又一家企业在发布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战略,产能扩张仍在继续;从需求端看,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即使再出台刺激政策,作用也会非常有限。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供求严重失衡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观,汽车企业需要做好长期过苦日子的准备。
苦日子怎么过?我的建议是八个字:“积极防守、苦练内功”。
一方面,要积极防守。防守是为了能“活下去”。那如何防守呢?
首先,看好现金流。现金流不能断,现金流断了,就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而要保证现金流不断,没上市的需要抓紧上市,想融资的需要抓紧融资,该处理资产的需要抓紧处理资产,可投可不投的项目坚决不投。
其次,严控成本。花钱的地方能省则省,特别是在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上,要从战略上省大钱,从战术上省小钱,对此,我在过去的文章里我多次讲过,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另一方面,要苦练内功。如何练功?最稳妥的是集中资源打造优势竞争力,将优势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增强,这是获得高投入产出比最现实的做法。一个企业目前还能活下来,一定有存活下来的理由,一定有差异化的竞争力,有的是技术,有的是制造,有的是营销,有的是服务,有的是融资能力强,有的是成本控制能力强,有的是产业链整合能力强,等等。要将这些优势竞争力逐一找岀来,集中资源进一步强化,逐步打造成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正是汽车企业能够渡过漫长冬天,获得最后胜利的利器。
本文转载自网上车市。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亚洲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